与传统电厂不同,它不烧煤,也没有厂房,是一套依托于数字信息技术的能源管理系统。
白鹤滩送端换流站配套月城II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计划2025年建成,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安全稳定送出,可提升白鹤滩水电站下网承接能力200万千瓦。最紧迫的是要解决攀西断面送出问题和成都负荷中心的通道问题,因此,电网建设重在补缺,提出到2025年前,建成甘孜至天府南至成都东、阿坝至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提升甘孜、阿坝至省内负荷中心输电能力。
水电方面,从以前提出的科学有序开发水电变为全面开发水电。到2027年,水电装机将达1.13亿千瓦左右。到2027年,预计四川电力总装机达1.98亿千瓦左右,较目前新增电力装机约9523万千瓦。四川省220千伏电网新建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可提升成都、泸州、绵阳、宜宾、眉山、达州等市供电能力50万千瓦。其中,规划新建电源项目210个,计划总投资4289亿元。
光伏项目有3个,分别是甘孜能源发展集团乡城聚晖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正斗1+N光伏发电项目,四川久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溪古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斜卡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十四五期间,我省计划核准水电建设规模达12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水电装机将达1.06亿千瓦。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是适应城市副中心能源转型趋势的现实需求。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运营中心,打造能源运营物联平台,实现能源运行状态全息感知、能效管理优质高效。建设碳监测服务中心,打造首都碳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分区域、分行业的碳排放监测。预计至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9%,外调绿电占外调电力比重70%,本地可再生能源100%消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以上,电动汽车、中央空调等可调负荷占比达到20%,有力支撑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建设虚拟电厂项目,打造绿电消纳资源池,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和弹性恢复能力。
该公司通过建设车网互动项目,打造新型储能资源池,探索谷段充绿电、峰段有收益、出行零成本的新模式。从2022年至2035年,国网北京电力将在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1+4系列工程,即规划建设2+6+13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和具有四维感知的数字化支撑平台,打造一张数字化坚强电网,提升电网保供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9月16日,在2022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活动开幕式上,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式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聚焦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三大领域,开展片区、园区、社区、站点四级示范建设,实施12项示范项目,推动源网荷储各侧协同发展。国网北京电力历时六个月,编制完成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积极探索大型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助力城市副中心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据国网北京电力科技部主任张丽介绍,随着北京东-通州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外受绿电比例攀升,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加灵活、更加具有韧性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支撑城市副中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网北京电力聚焦推动城市副中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建设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为核心目标,将城市电网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碳监测服务、能源运营和数字化业务支撑三大平台,提升输电网络安全性和城市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消纳,实现源网荷储高效互动,降低地区总体能耗水平,服务全社会节能降碳聚焦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三大领域,开展片区、园区、社区、站点四级示范建设,实施12项示范项目,推动源网荷储各侧协同发展。预计至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供电可靠性将达到99.999%,外调绿电占外调电力比重70%,本地可再生能源100%消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以上,电动汽车、中央空调等可调负荷占比达到20%,有力支撑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
到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是适应城市副中心能源转型趋势的现实需求。
国网北京电力聚焦推动城市副中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建设数字化低碳城市电网为核心目标,将城市电网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碳监测服务、能源运营和数字化业务支撑三大平台,提升输电网络安全性和城市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消纳,实现源网荷储高效互动,降低地区总体能耗水平,服务全社会节能降碳。建设虚拟电厂项目,打造绿电消纳资源池,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和弹性恢复能力。
国网北京电力历时六个月,编制完成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积极探索大型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助力城市副中心率先实现双碳目标。9月16日,在2022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活动开幕式上,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式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碳监测服务中心,打造首都碳监测服务平台,实现分区域、分行业的碳排放监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运营中心,打造能源运营物联平台,实现能源运行状态全息感知、能效管理优质高效。据国网北京电力科技部主任张丽介绍,随着北京东-通州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外受绿电比例攀升,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加灵活、更加具有韧性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支撑城市副中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国网北京电力率先启动两池两平台建设。
该公司通过建设车网互动项目,打造新型储能资源池,探索谷段充绿电、峰段有收益、出行零成本的新模式。从2022年至2035年,国网北京电力将在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1+4系列工程,即规划建设2+6+13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和具有四维感知的数字化支撑平台,打造一张数字化坚强电网,提升电网保供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此次现场走访工作结合线损核查、用电检查、三张图两本账等多项工作同步开展。近日,为加强所属辖区变台精益化管理,国网陈巴尔虎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查甘道布地区开展台区基础信息走访核查专项工作,切实把台区基础信息做实做细。
此次开展台区基础信息核查专项工作,不仅完善了台区基础信息,而且夯实了管理基础,也为降低台区故障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分成服务推广、档案线损核查、低压线路隐患排查和基础数据核查4个小组,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着重对三封一锁、违窃电、零电量用户、大电量用户,逐级杆塔进行细致检查,由于近几日气温骤降,给检查工作带来了些许阻力,但工作人员们依旧投身台区检查工作之中
此次开展台区基础信息核查专项工作,不仅完善了台区基础信息,而且夯实了管理基础,也为降低台区故障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次现场走访工作结合线损核查、用电检查、三张图两本账等多项工作同步开展。近日,为加强所属辖区变台精益化管理,国网陈巴尔虎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查甘道布地区开展台区基础信息走访核查专项工作,切实把台区基础信息做实做细。分成服务推广、档案线损核查、低压线路隐患排查和基础数据核查4个小组,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着重对三封一锁、违窃电、零电量用户、大电量用户,逐级杆塔进行细致检查,由于近几日气温骤降,给检查工作带来了些许阻力,但工作人员们依旧投身台区检查工作之中
数据显示,1月份-8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18.7%。9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月-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其中,火电293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64小时。
数据显示,1月份-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49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67小时。太阳能(7.170, 0.08, 1.13%)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
风电146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0小时。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667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太阳能发电1025亿元,同比增长323.8%。核电4995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24小时
风电146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0小时。其中,太阳能发电1025亿元,同比增长323.8%。
数据显示,1月份-8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209亿元,同比增长18.7%。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667亿元,同比增长10.7%。
核电4995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224小时。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